您当前的位置 : 国学小名士 >> 国学小课堂

【国学小课堂】第3课:读“和”品人生

2017-08-16 03:31:03来源:胶东在线

  

  相关链接:

  烟台“国学小课堂”开课了

  点击进入专题:国学小课堂

  “和”,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,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历久弥新的精神符号,某种意义上它能够被视作儒家文化、中国文化的一个关键词。

  “和”,在《论语》中多次出现,在不同的语境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,概括来讲,其含义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:

  第一,附和,此时的“和”为入声字。《论语·述而》篇第三十二则,“子与人歌而善,必使反之,而后和之。”意思很明白:孔子与人一起唱歌,如果得到美妙的精神体验,那么一定会请对方再唱一遍,自己随声附和。孔子是一个有着较高艺术鉴赏水准的人,这一点在《论语》能够找到明确的证据,比如《述而》篇就曾记载“子在齐闻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,曰:‘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。’”孔子在齐国聆听乐师演奏《韶》乐,被乐曲的优美所深深陶醉,以至于余音绕梁,食不甘味。又《泰伯》篇写道,“子曰:‘师挚之始,《关雎》之乱,洋洋乎盈耳哉!’”这里同样是描写乐曲的优美以及自己沉浸在艺术中如痴如醉的状态。当然这一切都要以极高的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水准为基础,一个不懂个中滋味的人不会随着乐曲的缓缓流淌而手舞足蹈的。

  第二,和睦。这也是“和”字的一个常用的意义。它既可以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,也能用来描述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。《季氏》篇中写道,“丘也闻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盖均无贫,和无寡,安无倾。”这里的意思是说,一个国家只要财富分配的相对公平了,就不会有太多抱怨贫富不均的怨言;民众和睦相处,关系融洽,就不会有太多由家庭宗族人口多寡带来的忧虑;社会安定,民殷国富,国家就不会有灭亡的危险。在这里,“和”字作“和睦”理解,侧重于人际关系的友善、融洽。

  第三,和谐,恰到好处。首先应当明确一个观念:和谐与和睦,不能划等号。和睦,是特指人与人、国与国关系的融洽;和谐,是泛指一切事物所处的一种良好的临界状态。所谓“临界状态”,通俗来讲就是“恰到好处”。既不太“过”,又不“不及”,而是“刚刚好”,“不偏不倚”。这又类似儒家文化中的“中庸”。

  《学而》篇第十二则,“有子曰:‘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;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’”这段话便集中讨论了作为“和谐”意义的“和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和为贵”三个字也在这段话中出现,与后世流传的“以和为贵”的意义不同。后世往往把“以和为贵”的“和”理解为“和气”、“和平”、“和睦”,并且广泛用于劝阻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争斗。而此处“和为贵”的意思就是“以恰到好处为第一要义。”这段话直译过来便是:礼的作用,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。过去圣明君主治理国家,可贵之处正在于此,他们无论大事小事都追求一种恰到好处的境界。当然,有些时候这种做法也行不通,假如仅仅是为了追求恰当而委曲求全,不符合礼的要求,那也是不行的。

  其实,“和”作为“和谐”“恰当”“恰到好处”的意义正是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。人的一生,会大致经历孩提、少年、青年、中年、老年这几个阶段。孩提与少年时期,世界观并没有形成,更多的依靠家长的见识与指导在成长。青年时期是三观养成的重要时期,也是决定人生走向的关键时期,这个时候遇到的人、处理的事都是非常重要的,更重要的是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,倘若在这个时期便能够有一种深远的见识、开阔的视野、通盘考虑的思维,便会少走许多弯路,也更有机会提升自身的境界,也能为中年、老年的走向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。

  “和”,就是一种深远的见识、开阔的视野、通盘考虑的思维。中国哲学讲究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,所谓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。做到了“和”,便意味着做决定之时会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综合分析,而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。“和”字,左右结构,从“禾”从“口”,人人口中有粮、肚中不空,便会皆大欢喜。倘若贪得无厌、欲壑难填,一个人占有了十个人的财富,便势必会引发纠纷,明道理不难,难的是知行合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