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 国学小名士 >> 国学小课堂

【国学小课堂】第10课:完善自身的德行才是分内之事

2017-11-30 09:17:58来源:胶东在线

  相关链接:

  烟台“国学小课堂”开课了

  点击进入专题:国学小课堂

 

  儒家文化对“利”总体上持有否定立场,曾经做出判断,“放于利而行多怨。”放,依据、根据之义。如果一个人行动举止都以获取利益为根据,那么他必然会招致怨恨。与利相比,孔子更看重的是道。他注重的是仁道的推行实践,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而对富贵名利这类的东西看的很淡,“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观念,明确提出“重义轻利”的主张。其实,尽管孔孟都重义轻利,但这并不意味着孔孟对“利”深恶痛绝。轻重的权衡是相对而言的,并非绝对否定。

  《里仁》篇记载,子曰: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;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”这则材料将“富贵”“贫贱”“君子”“仁道”多个范畴放在一起讨论,在相互对比参照中看出孔子的选择与判断。在这里,孔子承认民众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,富贵皆为人欲望的所在,贫贱皆为人厌恶的所在,但无论富贵或贫贱,都应该有正常的途径去获取与远离它。这个正常的途径便是仁。有道君子必须时刻不能放松自己对仁的追求,哪怕是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行。仓促之间不能离仁,颠沛流离之时也不能违仁。

  也就是说,孔子认为富贵本身无所谓好坏对错,关键在于求得富贵的途径是否合理。对此,《述而》篇记载,子曰:“富而可求也,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。如不可求,从吾所好。”如果是正当的途径,那么不妨去追求;如果是用一种不仁不义的方式,那么即便能够获得富贵,也坚决远离。相应的,贫贱尽管是所有人不愿意接受的一种生存状态,但如果这种贫贱是符合道义要求的,那么也是值得坚守的。孔子曾对颜渊的安贫乐道给予很高评价:贤哉,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也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,回也!

  此外,儒家文化之所以重义轻利,也与富贵本身存在的特征有关。修身养德,弘道行仁,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。子曰:“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”仁道并不难实行,在孔子看来,只要心中常怀仁道的信念,处处皆可行仁。用今天的话说,仁就在我们身边,我们可以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。但是,富贵却不是想得到便可以得到的。因为,它涉及到利益的纠葛、与他人的关系、追求的方式等等,是不由自主的。《颜渊》篇记载,司马牛忧曰:“人皆有兄弟,我独亡。”子夏曰:“商闻之矣: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。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——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?”在子夏看来,生死富贵都是自己所无法控制的,只有不断修身,完善自身的德行才是君子的分内之事。

  《卫灵公》篇记载,子曰:“君子谋道不谋食。耕也,馁在其中矣;学也,禄在其中矣。君子忧道不忧贫。”这可以看作孔子对义利的总结,与道相比,食禄之事并不值得有志君子太过介怀。